上海逾42万人已接种新冠疫苗,医务人员集中接种
( 2021-01-09)

注射疫苗的过程很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就跟接种普通疫苗一样,总体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医务人员接种疫苗不仅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更是疫情防控的需求,还保障家人和患者的安全。按“知情同意、愿接尽接”原则,近期市第六人民医院已有600多名医务人员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留院观察半小时,没有异常即可离开。1天内不能洗澡,还要多喝水多休息。此次接种使用的是国产新冠灭活疫苗,全程需接种两剂次,所有接种人员还需在14天后进行第二针剂的接种,才算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据悉,六院的接种点是实训基地,配置抢救室及医生,一旦有严重不良反应,可以立即进行抢救。
目前,上海有序推进对部分重点人群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重点人群包括上海市机场口岸工作人员、食品冷链相关从业人员、口岸一线海关和边检人员、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公安、消防、社区工作人员等。
前期,本市已在卫生系统内成立新冠疫苗接种专项工作组,制定详细的接种实施方案与接种计划;完成系统内动员、培训、督导与组织工作,挖潜提升接种单位服务能力,积极协调疫苗供应,做好储运过程的冷链管理,依托信息系统严格落实“一人一苗一码”的疫苗全程可追溯;依法依规开展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全力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做好应对异常反应各项准备,组织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接种服务点提供医疗救治。每个接种点安排有二级以上医院急救人员携带必要的急救设备、药品现场驻点。
据悉,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中山、仁济、市一、同仁、东方医院等二、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基本完成第一批接种工作。全市已接种新冠疫苗人群的安全性监测数据显示,在用的新冠疫苗安全性良好。截至目前,无严重异常反应报告。
张文宏教授在华山医院接受国产新冠疫苗的第一剂注射
但是,打完疫苗不等于可以完全放心,疫苗尚无法提供100%的保护。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仍然非常必要。
热点问答
1、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包括哪些?
截至1月7日24时,全市累计已接种超过42万人。本市已接种新冠疫苗人群的安全性监测数据显示,在用的新冠疫苗安全性良好。截至目前,无严重异常反应报告。
本次使用的是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现阶段适种对象为18—59岁人群。灭活疫苗的优势是其制备方式传统经典,研发生产手段成熟、可靠。相对于其他技术路线而言,灭活疫苗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
新冠病毒疫苗属于新研发并投入使用的疫苗,需要大规模接种之后的持续监测和相关研究,以积累更多的科学证据,评估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持久性。
6、普通老百姓如果有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意愿,是否可以报名接种?
7、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紧急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
8、疫苗开始接种以后,我们还需要戴口罩么?
来源:上海发布